Quantcast
Channel: 雄霸天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06

1974 伊豆舞女,西河克己改编川端康成名著,山口百惠最佳电影,14岁初登大银幕,首看三浦友和二人美丽动人的伤感偶遇!

$
0
0

                                                                                                 —— 图文整理自网络

RBD-UN84903T-1

 

 

伊豆的舞女伊豆の踊子 (1974)

 

又名: 伊豆舞女 / The Izu Dancer

评分:时光网 8.3,豆瓣 8.5,IMDb 7.1,个评 8.3

导演: 西河克己

编剧: 若杉光夫

主演: 三浦友和、山口百惠、

        中山仁、   佐藤友美、

        石川さゆり、浦辺粂子

类型: 剧情

国家: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 1974-12-28(日本)

片长: 82分钟

IMDb 链接: tt0391249

 

  本片改编自川端康成著名小说《伊豆的舞女》。 

 

  即将就读东京某高等学校的 川岛(三浦友和)趁开学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在乍晴乍雨的山道上,他遇到一群巡回卖艺的歌舞伎艺人,因被其中一个梳着古代发髻、背着大鼓的娇小玲珑舞娘吸引,他决定与他们一起上路,路上,他得知该舞娘叫 熏(山口百惠),她梳着古代发髻,背着大鼓。两人四目交投,互相吸引住了……

 

  川岛不嫌卖艺人地位低微,请他们到他住的旅馆玩耍。川岛和董下棋作乐,耳鬓厮磨,川岛心神为之一荡。晚间,川岛给董念读剧本,两人的感情又更进一步……

 

  晨曦远望川流那边的公共浴池,在蒙眬的蒸气中董天真地赤裸裸的向川岛扬手欢呼。这些景像都随着滔滔江水流去。因为当时社会封建思想,阶级沿殊,二人的感情在情泪中流逝。

 

      被其纯洁无瑕的美震撼,陷入矛盾中,一面为自己难以抑制的冲动而苦恼,一面为她在表演时可能受到侮辱惴惴不安。熏在两人的交往中,也渐渐生出真情。

 

      几天后,青年旅费耗尽,不得不和这队艺人分别了。临行前,来送他的舞女默默无言,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船开了,舞女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他沮丧地躺在床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淌。

 

      可是,两人也只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熏,继续着她的舞女生涯。

 

 

 

山口百恵-映画全集 1974-1980

伊豆舞女

 

编号:RBD-UN84903T-1,16碟10盒装),收录山口百惠所有主演影片16部

         DT-81605

音轨:日语LPCM2.0 、国语2.0

字幕:中文 中文

配置:日本三口百惠纪念套装A区+优质央视国语和官方中文字幕+收录精彩花絮并汉化

 

      2019-08-22 晚上,陪友人欣赏了本片,这是第一次正式欣赏三浦友和、山口百惠的作品,最大的魅力,是彼时二人纯纯的、朦胧的爱情,在物欲横流、情爱泛滥的今天,无疑,犹如污泥中的白莲,依旧光辉灿烂!

 

      碟片中备注,本碟是 LBD/DT 联合出品!

 

 

 

 

 

  恋爱:没什么特别,相信只是给枯橾的人生添上无数的起伏而已。但回望自己第一次的起伏,那不单只是最深刻一次,还是最后的一次……

 

  山口百惠第一部跃登大银幕作品,当年十四岁的百惠扮演川端康成笔下纯洁无邪的歌舞女郎春子,是不作他人想的选择,成功地把一个流浪的舞女演得令人堪怜,她与三浦友和也被观众誉为金童玉女。

 

       故事根据川端年青时因一次平凡的伊豆之行,而带出一段与歌舞女郎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 “文艺时代” 发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把人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描写的一段经典的日式爱情,恬静清淡而又蕴含了极其深厚的人生况味。影片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给了观众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同时,也描画了一个在悲哀中由于人们心灵的互相交流、相互抚慰而产生的和谐幸福的理想境界。

 

      这个爱情故事的唇纹眼角都浸渍着东方民族的神韵,在欲语还休中细腻刻骨地勾画出迷离忧郁的南国风情。在邂逅与告别中,令人忘却现实与创作的界限而随着川端康成神奇的笔触缓缓沉入空灵美好的唯美境界。

 

 

 

 

原著背景:

 

《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19岁(1918年)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 “我” 即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所以说到作品创作背景首先要从作者的身世开始入手。作者幼失怙恃,两岁丧父,三岁丧母,由祖父母扶养,在姐姐和祖母相继去世后,16岁时他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闭家中,心理十分的敏感和寂寞,年幼失去双亲,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种孤僻的 “孤儿气质”、“受恩惠者气质”。这种性格以及它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在东京的喧嚣对比下显得愈发明显,为了从这种压抑的情绪中逃脱,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作者在途中被一名十四岁舞女的纯真和美貌所牵动,不由自主地随同舞女等一行巡回演出的艺人,从修善寺经汤岛、汤野一直辗转到了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之后怀着依依之情,告别了舞女。而这其中的经历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来源。

 

而小说的发表是在距伊豆之行的8年后( 1926年) ,其间作者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并曾在1922年怀着 “不堪忍受的自怜” 的心情重返伊豆,并在此创作了一篇未完成、也没有发表的长篇写生文《汤岛的回忆》,并且以它为原型创作了《伊豆的舞女》和《少年》这两篇小说。

 

 

 

 

原著主题

 

川端康成把《伊豆的舞女》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如诗如画的美丽背景下:“俊秀的天城山,茂密的树林,清冽的甘泉,浓郁的秋色,袅袅的炊烟———”、“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剔透,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群山和天空的颜色都使人感到了南国风光”。“雨停了,月亮出来了。 雨水冲洗过的秋夜,分外皎洁,银亮亮的。” 川端康成把主人公放进这伊豆秋色中,使人物形象与自然情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细腻优雅的风光描绘,让我们身临其境,享尽淳朴伊豆的旖旎风光。同时,又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清新淡雅的哀愁。川端康成通过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有机结合,构筑出“物心合一”的美学思想。 

 

纵观整篇小说,不难发现,这部小说一如川端康成其它作品,具有忧郁和哀怨的情绪,但在这其中却又浮现出一股暖人心扉的温馨。这份暖意不因身份的悬殊而淡漠,正是这种身份上的差距让彼此的相伴和信任显得弥足珍贵。旅途虽短暂但却足以让 “我” 铭记,温暖了 “我” 今后的人生之路。小说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对 “我” 和年少舞女之间微妙的情感波澜的细腻刻画,舞女的清纯与天真如一股清泉净化了 “我” 抑郁阴沉的心灵,让这场原本孤寂的伊豆之旅充满了青春的悸动和初恋的浪漫。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旨在阐明笼罩《伊豆的舞女》的忧郁气氛突显的是这段与巡回演出艺人的旅程给具有 “孤儿根性” 的 “我” 所带来的温馨与浪漫。

 

“物哀”,最早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在评论《源氏物语》时,把平安时代的美学理论概括为 “物哀”。“物哀” 不仅可以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意义,还可以解释为同情、怜爱、感动等意思。“哀” 在日语中等同于 “美”,哀即美的审美观,是日本民族文化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现象。“物哀美” 的美学传统一直被后世作家所继承发展着,成为一种日本文学的理念,也成为日本文学美的基调。 

 

物哀,是悲与美的结合体,《伊豆的舞女》自始至终都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伤感。蜿蜒的山路、潺潺的流水、飘零的秋雨都渗透着淡雅的忧伤。物哀比悲哀要恬淡,恬淡到静寂、闲寂、空寂,小说中的学生 “我” 与舞女薰子邂逅之后,自始至终俩人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之言,而彼此之间的感情又都处于似乎觉察又似乎没有觉察之间,川端康成有意识的将这种似是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让主人公邂逅就是告别,告别就是永别,什么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汇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体现了川端文学 “物我一如”、“物心合一” 的美学观。 “舢板摇晃得很厉害,舞女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 ——— 直到船儿远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物哀” 抒发了即美且悲的情怀。哀美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感情世界,残月、飘零的樱花、甚至生离死别中都潜藏着令人怜惜的哀愁,会增加美感。这种哀感和美感已经影响到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审美意识。

 

然而,综观全文可以发现,比起 “我”,舞女在文章中写的更为哀伤,这也牵引出另外的问题。这种哀伤体现在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中。女主人公 “薰子” 的真实年龄虽然只有14岁,却为求生计,常年背着比书包还重的鼓和鼓架,无论酷暑严寒,翻山越岭四处卖艺。作品通过天城山顶老婆婆的恶语、鸟店商人的歹心、汤野小客栈纸商、女掌柜对待艺人的蔑视态度, “每个村子的入口处都竖立着一块牌子,上写: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进村” 等几个情节,描绘了世事炎凉之感。世人的冷眼使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忧郁、哀伤的气氛。过早承担了生活的重担,承受着超出她年龄的生活压力,饱经颠沛流离之苦,还要在人们的歧视中强颜欢笑。这种社会的不公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无情的现实与14岁少女纯情的理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散发着哀伤之美。

 

这种哀伤还体现在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不平等上。“我” 与舞女 “薰子” 之间的感情发展是贯穿整个作品的一条主线,《伊豆的舞女》中,男主人公 “我” 是旧制高中的学生,在当时社会上是地位较高的人物,而女主人公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舞女。在故事的深入过程中,这种不平等就伴随始终。学生 “我” 总是从优越的视角出发,俯视身份卑微却纯洁美丽的少女。“薰子” 第一次同 “我” 搭话时,是 “有点儿慌张地小声回答”,接着就 “脸颊绯红”。这些文字表现了舞女的羞怯腼腆,也流露出了男主人公的优越感。“我” 和舞女一行一起走在崎岖的乡间小径时,舞女总是跟在 “我” 身后,保持不到两米的距离。这两米空间正是男女主人公身份地位差距的暗示。发现泉水后,姑娘们却都站立在泉水周围,让 “我” 先喝未被搅浑的干净水,“我” 坦然接受。舞女跪在地上,弯下身子给 “我” 掸去身上的尘土,气喘吁吁地请 “我” 坐;下山时,舞女跑着去给 “我” 拿来竹子做手杖,为此还险些倒在田埂上;“我” 要离开房间,舞女就抢先走到门口,替我摆好木屐等。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都暗示了两位主人公之间的不平等。也为两人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埋下了伏笔。作为社会精英的 “我” 不顾等级差别,与身为江湖艺人的舞女互相爱慕,当甜蜜的爱情一步步发展到顶端时,却不得不分开。“我” 同情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受人歧视的艺人,包括穷困潦倒的 “荣吉”,因流浪奔波而孩子早产夭折在路途中的 “千代子”,为生计所迫做舞女的 “薰子”。这也是小说在另一方面上所能反映的。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小说家,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

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不是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图片欣赏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06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